
聶震寧:長安街讀書會成員、中國韜奮基金會理事長
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的全民閱讀也隨之進入新時代。
全民閱讀進入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開展全民閱讀”納入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2014年以來連續七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全民閱讀做出部署。2016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將全民閱讀工程列為國家八大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國家正式發布具有開創性意義的首個國家級全民閱讀規劃《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2017年國家通過兩部法律立法(《公共文化權益保障法》《公共圖書館法》)保障全民閱讀。這些都充分表明,全民閱讀已經成為我國一項國家發展戰略。全民閱讀成為我國一項國家發展戰略,這是新時代全民閱讀的重要標志。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全民閱讀新時代的標志更加突出。2019年11月,中宣部在深圳召開全民閱讀工作座談會;2020年10月印發《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全面指導和部署各地各部門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尤其是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專門用一個部分對文化建設進行了部署,提出今后五年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部署了三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一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三是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梢灶A見,即將開啟的“十四五”發展新時期,我國的社會文明程度將得到新提高。全民閱讀作為社會文明最重要的基礎,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的同時,未來五年必定會有深入的推進,在進一步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新時代全民閱讀的新特點
進入新時代,我國全民閱讀呈現出許多新特點。
一是全民閱讀已經成為一項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踐行的活動。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全民閱讀普及程度提高比較快,閱讀正在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2020年年初以來暴發的新冠疫情,人們居家抗疫,閱讀迅速成為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據2020年2月17日《微信戰“疫”數據報告》統計,疫情期間,微信讀書用戶每百人比上個月平均多讀110本書,其中醫療、疫情相關作品備受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成為搜索次數最多的書籍,2020年2月25日今日頭條與我圍繞本書作了一次微信訪談,不到3天,訪談閱讀量已達798.9萬次,其中若干話題延伸閱讀量10萬+,其中,8個20萬+,4個30萬+,4個超50萬+,移動互聯網也是一種閱讀,這一組數據確實鼓舞人心。
二是全民閱讀遍及全國城鄉,呈現出多方參與、形式多樣、協同推進的特點?;顒拥闹黧w不僅涵蓋了政府機構、社會組織、出版發行機構、圖書館、企事業單位和學校等,甚至覆蓋社區、農村和千千萬萬的家庭,使得全民閱讀活動形式日益多樣,內涵更加豐富。
三是全民閱讀設施得到很大改善。實體書店網點總數經過十多年的下降,到2016年觸底反彈,2017年以來連續增長,而且開始朝著打造文化綜合服務空間的方向發展。公共圖書館從過去沿襲專業圖書館“重館藏輕閱覽”的辦館思路,迅速向重在公共服務轉型。全國縣一級以上公共圖書館通過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及讀者需求,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服務活動。2020年疫情期間,我國絕大多數公共圖書館都盡己所能開展線上服務,我國圖書館界數字網絡化建設得到了有效檢驗。據報載,深圳圖書館讀者館外訪問數字資源高達近22萬人次,與2019年同期上漲23%,館外下載資源同比上漲62%,成為深圳這座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美譽的城市全民閱讀的縮影。
四是全民閱讀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彩。親子閱讀、家庭閱讀、校園閱讀、社區閱讀、讀書會閱讀、農村閱讀、公共交通閱讀、公共媒體閱讀、數字化閱讀等,使得許多人感受到“獨讀書不如眾讀書”的樂趣,許多地方呈現出全民閱讀生機勃勃的可喜景象。許多出版社在2020年疫情期間都采用融媒體出版圖書,使得出版傳播沒有因空間的中斷而被阻隔,同時還把擁有自主版權的出版資源通過網絡傳輸到千萬讀者手中。這既意味著我國出版業和社會閱讀的技術創新得到相當程度的普及和提高,也意味著閱讀和出版將繼續在線上線下共生發展,人們的閱讀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彩。
五是全民閱讀推動了中小學教育的課程改革。十八大以來,中小學教育的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許多課程特別是語文課程從教育理念到教學內容都十分重視閱讀內容的安排。中小學教育課程的這一改革對全民閱讀的持續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將發揮基礎性作用。
六是全民閱讀理論建設取得初步成績。“十三五”期間,我國在閱讀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努力,涉及建設研究機構、構筑理論框架等多個方面。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全民閱讀領域一直處于重要地位,其每年發布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是衡量和評價我國國民年度閱讀狀況的重要數據和指標。此外,根據2019年綜合居民閱讀水平和閱讀公共服務水平,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創建了書香社會指標體系,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個統一、同口徑、可比較的數值系統,客觀反映出我國國民的閱讀狀況和各地閱讀公共服務水平,實現了閱讀情況開展的量化評測。與此同時,一些出版集團和高校設立全民閱讀工作和研究的專門機構。全民閱讀的理論研究具備了較好的基礎。
新時代全民閱讀的新任務
在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央宣傳部印發《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访鞔_指出了全民閱讀對于促進社會進步具有的重要意義,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全社會大力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引導人民群眾提升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不斷增強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意見》提出了未來五年全民閱讀能夠做到以下要求,即:到2025年,通過大力推動全民閱讀工作,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全民閱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活動更加豐富多樣,氛圍更加濃厚,成效更加凸顯,優質閱讀內容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法治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國民綜合閱讀率顯著提升。為此,《意見》對全國各地加強全民閱讀工作組織領導的具體要求。要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具體要求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優質閱讀內容供給能力顯著增強,二是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三是全民閱讀法治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四是細化對特殊群體閱讀權益保障的具體要求。
《意見》 明確提出了全民閱讀工作的一系列重點任務,主要是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加大閱讀內容引領、組織開展重點閱讀活動;二是加強優質閱讀內容供給;三是完善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四是積極推動青少年閱讀和家庭親子閱讀,保障特殊群體基本閱讀權益;五是提高數字化閱讀質量和水平;六是組織引導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和加強全民閱讀宣傳推廣等重點任務。這些重點任務既是“十四五”期間全民閱讀工作的主要努力方向,也說明當前全民閱讀工作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我們要有針對性地做出努力。對于“十四五”期間的全民閱讀重點任務,在《意見》提出的六項任務中,本人認為尤其要突出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出版界要加大力度出版可讀性強的主題出版物。二是普遍開展家庭親子讀物。三是高度重視開展青少年閱讀??梢韵嘈?,持續深入開展的全民閱讀一定能為我國建設成為包括出版強國在內的文化強國做出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