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第二屆全民閱讀研究年會在天府書展期間舉行。本屆年會以“推進城鄉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高質量建設”為主題,安排了主題演講、基地簽約、學術交流、課題成果發布、圓桌論壇等一系列活動。
年會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韜奮基金會全民閱讀促進會、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由中共成都市成華區委宣傳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四川新華)重點實驗室承辦。深圳出版集團、青島出版集團、成都音像出版社、電子科技大學數字文化與傳媒中心予以協辦。

當天上午的主題演講活動在天府書展主會場一號館舉行,由韜奮基金會全民閱讀促進會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劉國輝主持。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和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分別作主題演講。
鄔書林在主題演講中深入分析了三方面問題:一是當前我國全民閱讀的基本態勢,二是把全民閱讀引向深入要解決的幾個問題,三是如何更好地培養讀書種子。
鄔書林指出,人要常常閱讀經典,品讀經典可以培養高尚心靈。四川今天的讀書風氣這么好,和當年四川倡導閱讀留下來的許多重要經典和論述有非常重要的關系。北宋黃庭堅曾說過,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語無味。像黃庭堅這樣的大學問家還要經常讀書,因此,一個民族要把閱讀作為永久的功課,做好做深,做到每一個社區,每一個家庭。其實中國人最有底氣說自己是善于讀書的民族,宋代朱熹的讀書六法是全世界公認的。紙質閱讀在當下仍然是獲取知識最可靠、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
談到紙質閱讀和電子閱讀的關系,鄔書林指出,紙本和電子文本各有優勢,并行不悖,根據不同情況,各取所長,相得益彰。根據美國科學基金會的相關研究,當一個孩子沒有掌握閱讀技能、沒有形成知識體系的時候,需要通過讀紙質書來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讀紙質書對知識的鞏固力要比讀手機、電腦高出30%,所以,歐美到目前為止從小學到大學的所有課本都是紙本。

聶震寧以《提升書香社會智慧閱讀水平》為題發布主題演講。信息時代下,智慧閱讀正在成為21世紀閱讀服務的新常態。在大數據、物聯網、云服務、認知計算乃至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下,數字閱讀、移動閱讀、社交閱讀特別是APP閱讀等各種閱讀平臺涌現,智慧閱讀正在逐步形成。智慧閱讀通常是指為閱讀提供智慧服務,其核心價值就在于關注讀者的閱讀需求及其滿足程度,努力提高智能技術服務閱讀的自主化、精準性、自適應性。當下,各級公共圖書館在服務全民閱讀方面正大力提高智慧閱讀的內涵和水準。一些有規模的電商、實體書店乃至一些較具實力的出版機構也在服務閱讀的精準化、大數據化方面加大力度。在廣大農村,全國各地的農家書屋發展創新的重要路徑之一就是提供數字化服務的能力。
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董事長劉龍章介紹了全民閱讀研究基地建設情況及展望。全民閱讀研究基地一年前由韜奮基金會全民閱讀促進會和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聯合發起,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深圳出版集團、青島出版集團參與共建,同時在成都召開了第一屆全民閱讀研究年會。下一步,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將與各發起單位、共建單位緊密攜手,發揮全民閱讀研究基地平臺優勢,集聚行業高端創新資源要素,致力成為帶動全民閱讀全產業鏈共同發展的創新策源地;組織開展全民閱讀重點課題研究,著力構建多層次的現代全民閱讀研究體系;立足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加快創新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為全民閱讀發展提供示范經驗;推進全民閱讀專家智庫建設,建立人才共享交流機制,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為促進全民閱讀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隨后,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與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就共同推進建設全民閱讀研究高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羅勇,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師江代表雙方簽約。
當天下午的學術交流活動在得到成都學習中心舉行?;顒佑沙啥际腥耖喿x推廣公益形象大使、成都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周東主持。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哲學部副主任《文學評論》主編劉躍進教授以《從“七一”講話“兩個結合”看經典閱讀的當代意義》為題進行交流。他認為,推動經典閱讀任重道遠。在他看來,重讀經典是解決當前精神困惑、重建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經典就是常讀常新的書。常讀常新的著作不多,馬列經典、紅色經典、傳統經典,就是這樣的著作。劉躍進提出,激活經典的當代價值,需要從5方面著手:構建經典價值的詮釋體系,構建經典閱讀的推廣體系,構建經典作品的呈現體系,構建經典闡釋的記憶體系,構建經典導引的鼓勵體系。他特別建議,出版社應主動作為,針對當下的閱讀趣味和生活方式,開發相應的古代經典作品出版物。他建議策劃“古典新義”書系,在串解文意時要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策劃“古代名篇作品大家小書”書系,讓經典作品有符合時代特點的當代表達;策劃“中華文化記憶的文學表達”書系,形成我們的集體的文化記憶庫。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以《技術賦能全民閱讀高質量發展》為題進行交流。他認為,在推動全民閱讀活動過程中,重視紙不要忽視“屏”。無論從內容的生產還是內容的消費,我們無法回避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內容活動,推進全民閱讀也無法回避數字閱讀。內容行業做好數字閱讀要做好幾個方面工作:一是發揮服務形式多樣、聯系讀者廣泛的優勢,積極弘揚主流文化價值,讓主旋律和正能量充盈數字閱讀網絡空間;二是堅持創作傳播精品佳作,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需求;三是豐富內容主題和服務形式,在優化用戶閱讀體驗上下功夫,將行業的技術優勢、用戶優勢不斷轉化為支撐數字閱讀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四是探索創新行業的商業模式,通過平臺運營、內容集成和終端銷售等商業模式的不斷競爭和整合,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數字閱讀基本生態的構建。
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院長、教授陳丹以《“全民閱讀,一個都不能少”——探索我國城鄉閱讀一體化發展之路》為題進行交流。她提出了城鄉閱讀一體化的三條路徑:一是通過政府主導,推動全民閱讀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工作相銜接,組織城鄉共讀建立城鄉閱讀聯盟,形成“城村結對”互動格局;二是建立資源流通機制,將城市中優秀的閱讀空間在鄉村進行“微型”復刻,形成鄉村文化地標,完善閱讀服務體系;三是集聚行業優勢,推動農家書屋向傳承展示傳統文化、美麗鄉村建設實踐、文化創意輔導、農村電商等綜合功能提升,打造體驗式、融合創新的新型閱讀空間。
國家新聞出版署融合發展(四川新華)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電子科技大學數字文化與傳媒中心主任謝梅教授發布了兩家單位聯合開展的全民閱讀研究的最新成果。成果包含3項內容:一是數智時代全民閱讀基層服務體系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二是全民閱讀指數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共計13個一級指標,內含41個二級指標、278個三級指標。完整的《2021成都市全民閱讀指數報告》正在撰寫中,將于近期發布。三是全民閱讀研究狀況年度報告。

在隨后的圓桌訪談環節,在周東的主持下,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邱剛,青島出版社副總編輯、青島全民閱讀研究院院長謝蔚,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出版印刷發行處處長鐘洪松,成都圖書館館長、研究館員肖平,青島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青島大學全民閱讀研究中心主任張文彥,交流了深圳、青島、成都三地城市全民閱讀推進創新的成果。
鏈接:全民閱讀研究基地成立一年來的成果
一年以來,基地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一是積極組織開展課題研究,成果豐碩。韜奮基金會全民閱讀促進會與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四川新華)重點實驗室聯合發起征集“2020年度全民閱讀研究開放課題”,來自全國20余省市的81家相關單位參與申報,30項課題經評審入選“全民閱讀課題庫”并獲得資助。中國大百科出版社全力推進《全民閱讀百科》編纂工作。深圳出版集團發布《全民閱讀與學習型城市建設》《深圳全民閱讀發展報告2020》等多項成果。青島全民閱讀研究院組織召開首屆全國全民閱讀理論研究·青島論壇。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四川新華)重點實驗室聯合電子科技大學數字文化與傳媒中心發布了《全民閱讀融合服務體系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等課題研究成果。
二是策劃開展系列重點活動,彰顯品牌。韜奮基金會全民閱讀促進會指導舉辦了第一屆“百社千館萬人讀”線上全民閱讀活動,產生良好反響。深圳出版集團連續成功舉辦“深圳讀書月”活動,組織實施“全民閱讀典范城市推廣計劃”,并常態化開展閱讀推廣人下基層公益活動,在全國城市閱讀推廣體系中深得品牌贊譽。
青島全民閱讀研究院致力于全民閱讀品牌打造,推出了“匯泉講堂”“葵花田公益課堂”“金薔薇讀書會”等獨具特色的文化活動,獲得社會廣泛好評。
三是注重推動應用試點工作,力求實效。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四川新華)重點實驗室持續推進基層全民閱讀服務體系模式試點工作,并在北京方莊地區書香社區建設試點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與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著力探索建立基層全民閱讀服務體系建設標準,聯合實施成華區保和街道和美社區基層全民閱讀服務推廣體系試點建設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