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國文聯第十一次、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講話引發熱烈反響,與會代表紛紛在第一時間認真學習并交流心得體會。
聶震寧(韜奮基金會理事長)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收獲很多。整個講話充滿了唯物論和辯證法。不論是總結黨的百年文藝工作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還是講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所做的貢獻,都體現了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態度。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提出五點希望時,關于希望的表述和具體要求的提出,都具有唯物主義態度和辯證法的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弘揚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時特別強調,練就高超藝術水平非朝夕之功,需要專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為功。如果只想走捷徑、求速成、逐虛名,幻想一夜成名,追逐一夜暴富,最終只能是過眼云煙。在談到文藝工作的具體追求時,總書記指出:要通俗但決不能庸俗、低俗、媚俗,要生活但決不能成為不良風氣的制造者、跟風者、鼓吹者,要創新但決不能搞光怪陸離、荒腔走板的東西,要效益但決不能沾染銅臭氣,不能當市場的奴隸。這一系列的要求既提出了文藝應有的通俗化追求,應當具有反映生活的功能,應當堅持創新,也應當獲得效益,但決不能沒有原則地盲目追求,否則將走向其對立面。這些論述都深刻體現了文藝工作的辯證法和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律。
阿瑩(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
習總書記的講話既有理論高度,是新時代黨的文藝思想的綱領性文獻;又語重心長,提出了對文學藝術家的殷殷重托和要求。我們要按照這個根本遵循,匡正創作思路,深入火熱的生活,心系民族復興偉業,堅守人民立場,書寫人民喜愛的作品,創作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故事。
作家都渴望創作出好作品,也一直強調深入生活,而今天的深入生活,是要沉浸到波瀾壯闊的人民奮斗的征程里,感悟時代的藝術脈搏,激發我們的創作靈感,寫出無愧于新時代的中國故事來。這是新時代對作家的新要求,我們一定要努力用心去體會去實踐。
潘凱雄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裁,全國政協委員)
張宏森同志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工作報告的第二部分,以習總書記在第十一次文代會和第十次作代會上對全國文藝工作者提出的五點殷切希望為引領,從八個方面完整、科學地闡釋了新時代文學的使命任務和要求,站位高、視野寬、見解深,是我們做強新時代文學事業、推動文學創作從高原向高峰攀登的行動指南。比如在談到文學創新問題時,張宏森同志說:“新時代的中國作家必須走出‘舒適區’,向著歷史的深度、社會的廣度、生命的力度和藝術的難度進發,向著廣闊的生活與心靈開放,向著科學技術、哲學社會科學和其他藝術門類的最新進展注目。”
客觀地說,走出“舒適區”的提醒恰是當下許多作家創作狀態存在的通病,而四個“度”加上兩“開放”三“注目”,對當下文學創新而言也正可謂切中肯綮,一個都不能少?;赝型馕膶W史上那些可以真正稱得上具有創新性的名篇,莫不與上述諸要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都是我們在從事文學創新時須三思的重大而重要的環節。
樊希安 (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原黨組成員,國務院參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指出:人民是文藝之母。文學藝術的成長離不開人民的滋養,人民中有著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沛源泉。文藝要對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進程給予最熱情的贊頌,對一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的拼搏者、一切為人民犧牲奉獻的英雄們給予最深情的褒揚。這對有志于為人民寫作的作家,是一個巨大的鞭策和鼓勵。有專家評論稱,我近年來創作的和平年代軍人從事國家建設方面題材的長篇小說,繼承現實主義創作傳統,弘揚了英雄主義精神,開創了軍旅文學創作的一個新領域。這些文學創作成果,是踐行為人民寫作的初步收獲。對照習總書記講話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在今后的寫作中,我將緊緊圍繞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進程,圍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的拼搏者和為人民犧牲奉獻的英雄們,給他們最深情的褒揚和最熱情的贊頌,弘揚革命英雄主義,歌頌偉大的犧牲精神。我1972年12月參軍,有10年軍旅生涯,對軍人為國家做出的犧牲奉獻有很深的體會。我要深挖生活積累,站在時代高度提煉概括,爭取寫出更加感人的作品,不負人民的重托。
陸天明(著名作家)
總書記的講話高屋建瓴、統領全局,對于我們具體搞創作的人,我有兩點想說:一是掐住我們的痛處,二是撓住我們的癢處。
痛處是什么?這些年中國的文藝確實繁榮創新,確實百花齊放,確實有了空前的高度和繁榮度,但是同樣也產生了一些讓人憂慮的各種各樣的不正常的現象。大家都感覺到心疼。沒想到總書記日理萬機,居然把所有的痛處給我們揭出來,既全面又到點,說出了我們想說而不敢說或者說不全的話。這些問題不解決,中國的文藝要健康發展,要達到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要求,要達到人民的要求,我覺得很難。整個社會都為文藝界的這些情況憂心忡忡,這是一個問題。
撓到癢處怎么辦?我們都想奔高峰,但是怎么奔?今天談了五點希望,歸結到一點,就是怎么把人民放到中心,怎樣寫好人民的形象,怎樣寫好我們共和國的形象,怎樣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形象。這是一個高度的理論問題。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在生活中間發掘新人物,文學是人學,就是要把寫好人、表現好人作為基本任務。
孔令燕(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
習總書記在作協十代會上的講話,令人感動而振奮,從中不僅能深切體會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待,更能感受總書記在民族復興大業上的堅定信念和崇高情懷。
本次講話,還有包括2016年作代會講話在內的、歷次關于社會文化、宣傳出版等相關領域的講話,總書記都深刻闡述并確立了關于構建當代中國文化、文藝體系的根本規律和明確標準,成為為文藝工作“定標立本”的全面論斷,為文藝創作和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根本遵循。講話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尤其以下幾個方面令人印象深刻、心有所悟??倳浂谖乃嚬ぷ髡撸阂皇且⒁飧哌h、要心懷“國之大者”,要站在歷史和世界格局上進行創作,要把民族復興大業放在心上;二是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堅守正道,弘揚正氣,要發揚“文以載道”的優秀文化傳統;三是要堅持正確的創作立場,以人民為中心,要創作、出版具有人民情懷的好作品;四是要建立具有中國美學精神和新時代氣象的文藝理念,要關注時代進程、社會發展,要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用具有中國意韻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建立“山清水秀的文藝生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滕貞甫(遼寧省作家協會主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通篇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芒,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創新和發展,是繁榮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的科學指南和思想寶庫。講話充滿了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關心、愛護、希望和期待,殷殷之情,溢于言表。講話指出:“時代為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重任在肩、大有作為。”
作為一名文學工作者,一定要牢記總書記囑托,心系民族復興偉業,心系新時代,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努力與時代同頻共振,為新時代畫像、立傳、明德,努力擔當作為,書寫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夢想新征程上的風云際會,書寫好中華民族壯麗激越的新史詩。要心系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讓人民成為文學作品永不缺席的主角,成為新時代文學最權威的閱卷人。
邵麗(河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在今天的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五點希望,并再次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滿不滿意作為作品最高評判標準。只有始終保持對人民真摯、徹底、持久、發自內心的熱愛,始終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才能創作出有生活、有溫度、有情感的文藝作品。對標總書記的殷切厚望,對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作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在下一步的創作和工作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實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積極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實踐,深入農村社區、革命老區和生產建設一線采風,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用心用情用功書寫人民生活偉大實踐,以高尚的情操、真實的筆觸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反映人民的幸福、歡樂和憂傷,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反哺社會、奉獻人民。
李修文(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
習總書記講話讓廣大作家明確了新定位,即要在與黨同心同德、與人民同向同行的前提下,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繼續贊美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進程,繼續對廣大拼博者和英雄們給予最深情的褒揚,只有站在這個基點上,我們才能真正成為人民之子和時代之子。講話更給每個作家指明了新方向,如何將中華美學精神與當代審美相結合,如何不斷發掘更多代表時代精神的新現象新人物,一定會成為許多作家共同的奮斗目標;同時也提出了新課題,這些課題既關涉科技發展與新的藝術表達,更關涉如何在世界文學藝術領域里增強中國氣派和中國風范。我深信,只要堅定地行走在通向這些新課題的道路上,我們也必將變成更優秀的寫作者。
東西(廣西壯族自治區作家協會主席)
聆聽習總書記的講話,深受鼓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從落后時代、跟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現實給我們提供了足夠的養分。我們坐在文學的富礦之上,擁有優質的寫作素材,理應寫出更多的偉大的作品。我們缺的不是生活,而是缺乏對生活的概括力,也就是思考力。文藝工作者要站得高、看得遠,不斷提高生活閱讀能力,才會寫出無愧時代的作品。
吉米平階(西藏自治區作家協會主席)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次飛躍,其中有一個重要論斷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習總書記在大會講話中對這一點再次作了強調,并對百年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文化奮斗歷史用“四個激勵”進行了總結??倳泴ξ膶W藝術工作者提出了五點要求。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方位,新使命新擔當是當代中國文藝家的歷史擔當,為人民書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是新時代文藝家的歷史使命。我們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這一次的重要講話精神,提高自己的格局、格調,“致廣大而盡精微”,用愛和真誠寫好中國故事。
作為一名西藏文學工作者,胸懷“兩個大局”,首要是胸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大局,把西藏文學的發展放在大局下謀劃,在大局中思考。對西藏作家而言,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就是我們心中的“國之大者”,西藏的文學創作,要把歌頌維護民族團結動人事跡,描繪西藏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建設成就,贊美西藏的大美山川和反映固邊強邊的生動實踐用文學的形式表達出來,讓藏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作出更多具有中華氣派、藏族特點,有溫度、接地氣的優秀作品。
趙麗宏(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青年是事業的未來。只有青年文藝工作者強起來,我們的文藝事業才能形成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看到一些網絡文學作家,盡管年輕,卻已寫出大量作品。他們起步于網絡寫作,也通過網絡贏得讀者,成為新時代文學的生力軍。我曾經看輕網絡文學,認為這樣快速寫成的文字,粗制濫造沒有生命力,必定是速朽的。但現在看來這是一孔之見,網絡文學方興未艾,不斷涌現有影響力的新作和新人,而更有意義的是,很多原本對文學和閱讀沒有興趣的年輕人,被他們的作品吸引,開始親近文字,熱愛閱讀,甚至因而發現自己的寫作才能,加入了網絡創作的行列。這樣的情景,在我們的年輕時代難以想象,這是時代發展給文學帶來的變化,沒有人能改變這樣的變化。年輕的作家們能被選為代表參會,是因為寫出了能跟上時代步伐、講好中國故事的優秀的作品,被讀者認可,被文壇注目。我想,值得花一點時間讀他們的文字,了解這些有才華的年輕人。前輩的文學理想,正在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創作實踐得到繼承。
魯敏(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如何把創作者的藝術生命與所處的時間空間也就是我們此時此在的偉大時代與祖國緊密結合,這是每一名藝術工作者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命題。
社會生活廣闊而豐富,時代光影生機勃勃,我們除了閱讀經典,更要學會閱讀生活和時代,學會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
作為一名1970年代生人,我們這一代寫作者的成長、成熟正與改革開放同步,我們從鄉村來到縣城來到省城,這種地理空間不斷拓展和延伸是個體的,同時也與整個國家的城市化進程、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精神追求的不斷發展密切相關,而這種個人與時代的水乳交融也自然而然地,折射并構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創作面貌,以文學的表達構成了當下時代進程中藝術維度與精神向度。
但在我們當下的創作藝術創作中,如何做到“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我們還有許多的工作要做,如何深入講述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中國人民的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是時代賦與我們的使命,中國故事的文學表達需要一代又一代作家的接棒與努力。
喬葉(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對文藝工作者提出了五點希望,其中有兩點我格外有感觸。一是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守人民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在總書記的講話中,“人民”是個高頻詞,更是個關鍵詞。我們常說,作家要拿作品說話??墒菑哪睦锶ツ米髌?,就很需要考量??倳浾f的“人民是文藝之母”“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這就是答案。這個答案其實對作家有很高的要求。想要做到這點,只能堅定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全力以赴地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讓自己的心緊貼著人民的心跳動。這也需要作家真正地扎到生活現場去感受鮮活的現實氣息,再對此進行深入的觀照和認識,在合乎文學想象和現實邏輯的前提下,以文學的方式參與宏闊的歷史進程,描繪出富有價值的建設性圖景,才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二是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弘揚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以我的理解,德和藝的關系,是根和樹的關系。根不深不正,樹就很難長成。而這根怎樣才能扎深扎正,就需要像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正確取舍,即:要通俗而舍庸俗、低俗、媚俗;要創新而舍光怪陸離、荒腔走板;要效益而舍銅臭氣,拒當市場的奴隸。“創作要靠心血”,“心血”二字,意味著要結晶出超拔的智慧和思想,也意味著要秉持專注純粹的寫作態度,去傾情傾力地采挖時代懷抱里的富礦,去探索去領會生活賦予的一切,同時堅守高質量的文學品格,盡己所能創作出文學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