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難之生:鄒韜奮在抗戰中》,黃國榮 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黃國榮的長篇紀實小說《患難之生——鄒韜奮在抗戰中》日前由三聯書店出版發行,該書以鄒韜奮在烽火連天的抗戰中為中華民眾的覺醒而游走吶喊的艱苦卓絕,宣示著一個執著“報人”生生不息的家國情懷,為當今這個娛樂化信息甚囂塵上的時代注入激勵人心的信仰基因。
鄒韜奮先生是我國新聞出版系統唯一被國家公祭的烈士,現設的“韜奮出版獎”“韜奮新聞獎”是行業的最高終生成就獎。這些都源自于韜奮先生的精神、品格、業績和他畢生對國家、對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人心所向實至名歸。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先后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軍旅作家黃國榮耗費多年心血,在研究梳理了海量的史實史料基礎上,選取鄒韜奮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中最困難、也是最輝煌的那一段史實,以紀實文學的藝術烘托和栩栩如生的演繹,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鄒韜奮先生的那段經歷,展現出其在民族危亡之際,頂著重壓,堅持把《生活》周刊從一本默默無聞的內部培訓期刊辦成喚醒民族斗志、凝結一切力量抵抗外辱的時政周刊。鮮活史料的鋪陳中不乏扣人心弦的情節描寫,塑造了一位文化偉人的光輝形象,勾勒出他博大的精神動力和寬廣的人文情懷。
談及《患難之生》一書的成就,黃國榮娓娓道來:“如果說魯迅先生是文學界的旗手,那么韜奮先生就是我們新聞出版界的旗手??墒侵钡浇裉?,對韜奮先生精神的宣傳遠遠不夠。提到韜奮先生我們能想到愛國、鞠躬盡瘁,但這些都是概念,而不是形象。我要用我的筆為韜奮先生塑造一個在文學上站得起來立得住的藝術形象,讓他走進老百姓,讓老百姓來了解鄒韜奮先生。”為了創作這部作品,作者先后涉獵許多歷史人物在同一時期的過往,光是查閱涉及政界、軍界、文化界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數以百計,而且從這些歷史人物和鄒韜奮的交集著眼,校訂并核準某些人物和事件的關聯地址時間,就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
《患難之生》脫胎于歷史上的真人真事,在時間結點和事件結點上必須依據史實,但作者為了增加這個故事的可讀性,采用了小說創作中諸多的建構方式,尤其是在情景再現、人物塑造、個性語言等寫作歸置中,大膽而熨帖地串聯進當年許多的生活細節和市井畫面,在確保鄒韜奮這一形象真實可信的基礎上,對那個時期風云突變的各方勢力以及抗戰中人民所承受的苦難情景,在文學的還原與回溯中給予了全新的闡釋和演繹,這樣就讓這個故事發展更為緊湊,表達更為順暢。
滔滔黃浦江中水,拳拳報國文人心。我們在《患難之生》的藝術熏陶中,深切地感受到了鄒韜奮先生可歌可泣的偉岸的精神操守,也欣賞到了一部紀實性小說豐沛的人生內涵。讀這樣的著作,可以檢視我們曾經的心靈激蕩,并在前輩的感召中,觸摸內心曾經的怦然心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