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理由(采寫簡況、作品評價、社會效果、獲獎情況)
本組連續報道的推出并非“妙手偶得”,而是“精心準備”的結果。
在2000年,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將按照國際奧委會程序先后接受28個國際體育單項組織的申辦資格認定,并且將青島申辦奧運會帆船比賽項目作為第一項資格考察,青島籌備情況如何決定著北京在申奧競爭中能否取得第一張“準入證”,其蘊含的意義格外突出。
記者和編輯在獲悉國際帆船聯合會受國際奧委會委托來青島對北京申奧進行第一項考察認證這一消息后,敏銳地意識到這一題材重大意義,隨即開始緊張的采訪前期準備,查閱了大量背景資料,列出了周密的采訪報道計劃,通過最適合的廣播形式――由現場報道和錄音新聞連綴而成的連續報道――加以反映并貫徹全天,使作品的時效性和現場感極強,并且整組報道通篇脈絡清晰,彼此間照應巧妙、細節豐富、背景充實,大量現場音響的得當運用更為報道錦上添花,成為廣播連續報道中的佳品。
北京申辦奧運是舉國關注的重大事件,而此前青島在申奧過程中所擔承的重任卻鮮為人知。本組連續報道播出后產生積極反響,進一步激發起青島本市支持北京申奧的活動熱潮,得到了北京奧申委有關人士和青島市領導的高度評價,而且被國內其他媒體多次引用,在更大范圍內擴大了青島對于北京申奧工作的影響力,增強了國人對于北京申奧成功的信心。
本作品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新聞獎(2000年度)一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