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紀念題詞 韜奮出版獎 長江韜奮新聞獎 視頻新聞 圖片新聞
萬瑪加,男,藏族,青海省海西州天峻縣人,現任青海人民廣播電臺新聞中心經濟新聞組組長。"主任記者"職稱。在15年的記者生涯中,他長期在一線從事采訪工作,他采寫的稿件連續獲得中國新聞獎一、二等獎和青海新聞獎的一、二、三等獎以及國家廣播電視協會的特別獎,省級廣播電視協會一、二、三等獎。并被評為先進作者。2006年他還獲得青海省首屆"十佳記者"稱號。
她報道的節目雙雙入選"十年間感動冰城十大故事";她個人為弱勢群體捐款萬余元。2007年4月她被評為黑龍江省首屆十大慈善公益人物,成為黑龍江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新聞工作者。先后被評為全國十佳金話筒節目主持人、2001-2005年度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2006年以唯一全票當選為黑龍江省十佳新聞工作者,2007年5月被授予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
張暉,1990年畢業于廣州暨南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專業,被分配到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工作,曾先后在國際臺國際部任編輯,在時政部任記者,在英國任駐外記者?,F任國際臺時政部主任,國際臺時政報道首席記者。長期以來張暉同志一直活躍在新聞戰線上,在國際新聞報道和時政報道領域頗有建樹,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其作品也多次在國家級獎項中獲獎。
張亮,1990年中國人民大學畢業來到北京電視臺工作。先后擔任記者、制片人、新聞部副主任、主任;2005年,36歲的他被評為高級編輯,又成為北京電視臺最年輕的正高職稱。在17年的新聞生涯中,張亮2次獲得中國新聞最高獎--中國新聞一等獎、4次獲得中國電視最高獎--中國廣播電視一等獎,多次獲國家級二、三等獎,累計獲得市級以上新聞獎51次。
辛雪莉,1987年進入寧波人民廣播電臺,歷任播音員、主持人、節目部主任、交通音樂頻道總監,2004年起任寧波電臺副臺長,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播音主持委員會副會長。先后獲中國廣播新聞獎一等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中國廣播文藝一等獎、中國廣播文藝創新獎、2006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連續六年獲浙江省播音主持一等獎。
畢政,1952年4月生1972年9月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1995年12月畢業于吉林大學研究生院,獲經濟學碩士學位?,F任吉林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吉林日報社總編輯,吉林省新聞學會會長,吉林省政協委員。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吉林省政府授予"吉林省優秀報社總編輯"稱號。2001-2005年有五篇作品連續五年獲"中國新聞獎"。
趙拴在大型國有企業當過6年工人,大學畢業后做過高校教師。1992年底調入貴州日報社(現貴州日報報業集團),長期任駐站記者。他5次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4次、三等獎1次)。在他近15年的新聞生涯中,獲新聞獎余百次。2004年榮獲"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貴州省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
居楊,《法制日報》女攝影記者。從1995年至今12年來始終全身心投入到新聞采訪一線。曾獲得第四屆百佳新聞工作者稱號、攝影記者最高獎"金眼獎"等榮譽,作品先后在52個全國比賽和評選中獲獎,包括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兩次獲得全國年度新聞攝影作品評選金獎、四次獲得全國法制好新聞一等獎、六次獲得全國綜合治理好新聞獎、七次獲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好新聞獎等。
龔達發同志1951年12月出生,1975年大學畢業分配到人民日報社工作,至今已有32年。先后在社辦公廳、教科文部任干部、編輯;1981年派駐湖北記者站,任記者、首席記者;1992年任站長;1999年被評為高級記者;2005年任人民日報記者部主任,是人民日報歷史上駐站時間最長的記者之一。
胡曉麗(秦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她主持的《市民與社會》節目曾獲中國新聞名專欄獎,2005年又被評為上海首批優秀媒體品牌?!妒忻衽c社會》是目前上海新聞界唯一一檔政論類的新聞直播談話節目,也是一檔家喻戶曉的節目,每天中午吸引著近90萬聽眾。
主管單位:中共中央宣傳部 主辦單位:韜奮基金會網站維護: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 網站介紹│聯系我們│站點地圖│版權聲明韜奮基金會 2012,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30721號-1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38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