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紀念題詞 韜奮出版獎 長江韜奮新聞獎 視頻新聞 圖片新聞
張泉靈同志系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新聞專題部記者、主持人。先后擔任過《中國報道》、《東方時空》、《新聞會客廳》、《人物新周刊》等知名欄目主持人,曾參與主持多場大型直播活動,還常常深入到新聞第一線進行連線報道,贏得了廣大觀眾的稱贊和喜愛,被網民評為“震區最美的戰地記者”,李長春同志稱贊她為“廣大新聞工作者的優秀代表”。
江耀明,中共黨員,《中國鐵道建筑報》記者。2007年獲“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同年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從事新聞30年,走遍中國近8萬公里鐵路,行程150萬公里。他每年有300天奔波施工一線。發表作品400萬字,26次被評為報社優秀記者、“十佳記者”。2009年榮獲新聞戰線“三教辦”舉辦的“增強政治素質,提升職業道德,做新時代的優秀新聞工作者”演講比賽優秀獎。
黃雄同志2009年10月擔任本報駐湖南記者站站長。他先后當選湖南省婁底市第二、三屆人大代表和婁底市婁星區第七、八屆人大代表;2006年被中央紀委、監察部駐國家安監總局紀檢組、監察局聘為安全生產執法特邀廉政監督員;中國產業報協會授予“十佳記者”稱號;人民網2007年度評選活動中當選為“最受網友關注的十大本色人物”,是十名獲選的本色人物中惟一的記者。
普布多吉同志是一名少數民族新聞工作者。在21年的新聞實踐中,他全心敬業,開拓創新,為西藏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多次深入藏北“無人區”和珠峰大本營采訪,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參加抗雪救災報道,多次出色完成青藏鐵路、十一世班禪在藏活動等多項重大宣傳任務,多次受到區黨委宣傳部、廣電局表彰,眾多稿件獲得中國新聞獎和中國廣播影視大獎。
賀延光,男,1951年出生,中共黨員,高級記者。1968年赴黑龍江兵團插隊,1981年為北京青年報記者,1983年為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1985年至2005年任中國青年報攝影部主任,現為該報圖片總監。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他先后7次在國內最高新聞獎評比中獲獎,是國內新聞界惟一一位既獲攝影一等獎又獲文字特別獎的平面媒體記者。
陳國望,1969年生。不論是做一線記者,還是成長為新聞帶頭人,陳國望一直牢記新聞人的責任和操守。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為了鐘愛的事業,所有的奮斗和付出都是快樂的。作品曾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榮獲“天津市優秀新聞工作者”和“天津青年五四獎章”。曾三次獲得“長江韜奮獎”提名。
史聯文,中共黨員,高級記者,1978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原華東化工學院),1998年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大眾傳媒專業研究生畢業。歷任遼寧電視臺新聞部記者、新聞部主任、新聞中心總監、副臺長、常務副臺長、臺長兼總編輯等職。2009年出任遼寧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
王超杰,男,中共黨員。從基層報道員、一線記者,到創辦、《中國邊防警察》等雜志并任首席記者、編輯部主任、總編輯。33年間,他奔波于祖國邊海防一線,發稿五千余篇,先后參與推出5個被國務院、中央軍委命名的先進典型。2007年,中宣部、中國記協等授予他“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
王天定,男,55歲,是河南日報的一名攝影記者。他長年堅持在基層采訪,跑遍了全省158個市、縣、區的1000多個鄉鎮,每年在基層采訪的時間都在250天左右,見報照片都在400幅以上。他的新聞攝影作品《棉農疼愛專家》獲第五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并多次獲得省級以上新聞獎項。
王楚同志1975年大學畢業分到人民日報,35年新聞從業,1983年起派駐湖北、廣東特區、廣東站,先后任記者、首席記者、站長;1998年評為高級記者;2000年廣東站與華南分社合并,任副總編輯、總編輯、社長,現任人民日報社廣東分社社長。駐站已達27年,是人民日報歷史上駐站時間最長的記者。
主管單位:中共中央宣傳部 主辦單位:韜奮基金會網站維護: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 網站介紹│聯系我們│站點地圖│版權聲明韜奮基金會 2012,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30721號-1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38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