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紀念題詞 韜奮出版獎 長江韜奮新聞獎 視頻新聞 圖片新聞
因為職稱外語考試屢不過關,這個四川大學中文系的本科畢業生、中央黨校2004級經濟管理專業的在職研究生、寧夏日報報業集團的黨委委員兼總編輯助理,在記者這個中級職稱上已原地踏步了整整14年。被寧夏新聞界同行稱為"拚命三郎"的他,沒有時間復習外語......。淡泊名利,摯愛事業,以創造奉獻為最大樂趣,這就是報人馬文鋒的人生境界。
從事新聞工作31年,先后在西藏日報、人民日報和中國婦女報社擔任編輯、記者、版面主編、部門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為深入采訪牧業生產責任制,她用兩個月時間跑遍了平均海拔4800米的阿里6縣,是我國第一個進入阿里高原采訪的女記者。寫作了《日土人民的喜和憂》《多瑪二隊的啟示》等一批生動反映阿里牧區改革發展的報道。
馮存禮,男,54歲,中共黨員,高級編輯,現任中央電視臺社教節目中心副主任、教育專題部主任,1975年上海外國語學院畢業。30多年的新聞實踐中,馮存禮同志扎實工作,勇于創新,是中央電視臺科教節目的開拓者、推動者和指揮者之一。
汪家駟,男,1957年12月出生,安徽六安市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高級編輯,現任安徽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被確定為省委、省政府直接聯系專家。榮獲全國國防教育先進個人、安徽省首屆"十佳"新聞工作者稱號;安徽省消費維權20年特別貢獻獎。
他摯愛新聞事業,30余年激情耕作,其中25載熱戀夜班。他沒有成名大作,卻擁有一本本竭盡心智寫下的新聞"大書"。他不是專家教授,卻登上了清華大學和眾多新聞培訓班的講臺,享受國務院特貼。他是連續10年中國新聞獎得主,六次摘取一等獎?,F任科技日報總編輯。
周樹春,現任新華社副總編輯,兼任新華社參考新聞編輯部主任、《參考消息》總編輯、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多年來在新聞報道、對外宣傳、內參調研和報紙出版等方面取得較突出成績,是一名忠實于黨的新聞事業且經驗閱歷較豐富的編輯工作者。
"莫道總編容易當,白發雜生遍體傷……,回首三年如一日,恐慌恐慌恐而慌。"郝克遠在任齊魯晚報總編輯三周年時發出這樣的感慨。但是就在他的這種恐慌之中,齊魯晚報的事業卻越做越大:在國家出版總署連續三年公布的全國晚報都市類報紙綜合競爭力20強中,齊魯晚報排名由第六到第五再到第三,一路高走;踐行"三貼近"原則,出了個全國典型張剛,受到李長春同志的肯定;報紙日均發行量達到150多萬份,人均創利稅65萬余元,居同行業前茅……。
黃著誠同志1982年從北京廣播學院(現為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分配到廣西電視臺工作,先后擔任記者、副主任、副臺長、臺長,出色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得到領導和職工的廣泛好評。先后被評為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廣西優秀新聞工作者、廣西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
賴謙進,女,56歲,中共黨員,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名譽教授。1984年調入河南廣播電視新聞中心,2001年任河南人民廣播電臺臺長至今。在廣播電視系統工作20多年來,采寫了大量有重要價值和較大社會影響的新聞作品。任臺長6年中,組織策劃、指揮了一系列影響廣、效果好的戰役性報道和重點報道;個人作品有13件獲中國新聞獎等國家級獎;撰寫了23篇有重要學術價值及對實踐有指導意義的論文。
魏文彬同志出生于1950年,1977年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1980年進入廣播電視戰線,擔任過電臺記者、電視臺新聞部主任、主管新聞的副臺長、臺長、廣電廳副廳長、廳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董事長等職務。1993年起,擔任湖南省廣播電視廳黨組書記、廳長(機構改革后任局長)和局、集團編委會總編輯。
主管單位:中共中央宣傳部 主辦單位:韜奮基金會網站維護: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 網站介紹│聯系我們│站點地圖│版權聲明韜奮基金會 2012,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30721號-1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3864號